晨缅先驱志
发布日期:2015-09-11浏览:1140
收拾好行囊,从房间出来,经过一个天井。天井不大,一侧矗立着一个建筑物,似乎是一个人头像。昨晚入住时,我们就曾经看见过,不过因为光线昏暗,并没有看清楚。这会儿趁着别人排队办手续的时间,我们还是忍不住前去那里观看看。
越过一座小桥,再穿过一道花丛中的小径,就来到这座建筑物前。“张之洞像”四个大字出现在我们眼前。一刹那,老乡情、民族情,如一阵阵暖流,一下子涌上了心头。真没想到,在这千里之外,还能“邂逅”这位河北的老乡、洋务运动的先驱张之洞。
这遒劲有力、线条丰满的镏金大字,将我们带到了苦难深重、战火连绵的历史深处。煤矿、汉阳造、兵工厂、炼铁厂等字眼,也从记忆中竞相泛起。当年,这位洋务派代表人物,试图凭一己之力,挽救大清于水火,虽然最终没有实现,但还是给萎靡不振的清政府打了一支强心针。为此,他与曾国藩、李鸿章、左宗棠并并称为晚清“四大名臣”。毛泽东也曾经给予他极高的评价,认为他为民族重工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。
张之洞出生在1837年,鸦片战争战败时,他真是20多岁的年纪。列强咄咄逼人的态势,让他开始思考国富民强的道路。面对国富民强的现实,国内有两种倾向:一种认为应该全盘西化,照抄西方文化,他们认为中国之衰败,就在于陈腐的传统文化;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坚守传统,中国的沉沦,不是传统文化的错,相反,正是失去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缘故。针对这种情况,张之洞提出了“中学为体、西方为用” 的观点。他认为,欲振兴国力,必须以中华文化为基石,同时接受西方的优秀元素。平心而论,这个融合东西的观点,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。西方的“用”进入中国,的确需要一个接受的主体。但是这个主体究竟是中国文化,还是中国制度,张之洞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说明。如果主体是指中国文化,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;如果是指中国的封建制度,那么在僵死的制度下,引进任何西方的东西都无济于事。可悲的是,不管张之洞本人的思想是什么,世人都把这个主体理解成了中国的制度。从而,稍稍有了一点改革之风的洋务运动,最终以几次与列强的战败而告终。
但是即使如此,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位伟人的作用。在当时封闭思想占统治地位,闭关锁国让国人坐井观天,能够看到西方社会的进步,给国人带来一律希望的曙光,这已经十分不容易了,我们不能对古人责备求全。“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”,思想的解放,原本不是一蹴而就的。何况,张之洞的许多见解,仍有我们今人并不能企及的地方。他的廉洁自律,他的克己勤奋,他的睿智机敏、以及他的不甘沉沦精神,强烈的报国愿望,都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地方。
张之洞主要活动地点是在南方,他在湖南、湖北、江苏等地,先后兴建了不少学堂,这些学堂就是今天南京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华中农业大学等名校的前身。同时兴办的还有煤矿、炼铁厂、造船厂、造纸厂等,我们下榻的宾馆所在地就是他创办的湖北炼铁厂的旧址。在宾馆的墙上,还刻着他当年的豪言壮语,希望将这个炼铁厂建成亚洲最大的炼铁厂。抗战时期,国共双方军队用的“汉阳造”,就是他当年创办的兵工厂改建而来的。今天,捍卫祖国大洋的常规潜艇也是在他创办的造船厂基础上建造的。谁也没想到,当年的老工厂,依然忠实地履行着保卫祖国的职能,依然能够创造出无比丰富的价值!
张之洞的晚年是在河北南皮老家度过的。他78岁生日那天,慈禧太后赐给他3000两银子,用以表彰他对皇帝的一篇赤心。但他未将一两银子装进自己腰包,而是全部捐出来,在家乡建立了一个西式学堂,这就是今天的南皮中学。
虽然只在这里逗留了十几分钟,但我们似乎走过了一段曲折坎坷的近代史。这位改革运动的先驱,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思考和启发。如果历史能够重来,如果张之洞能够活到今天,他该怎样去看待当年的那段历史,怎样去看待他自己提出的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的思想呢?
从宾馆出来,脚步十分沉重。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奔涌而来,直到心头:前人未能完成的伟业,落到我们的肩上,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,怎样去承担呢!
太阳出来了,非常得灿烂!
越过一座小桥,再穿过一道花丛中的小径,就来到这座建筑物前。“张之洞像”四个大字出现在我们眼前。一刹那,老乡情、民族情,如一阵阵暖流,一下子涌上了心头。真没想到,在这千里之外,还能“邂逅”这位河北的老乡、洋务运动的先驱张之洞。
这遒劲有力、线条丰满的镏金大字,将我们带到了苦难深重、战火连绵的历史深处。煤矿、汉阳造、兵工厂、炼铁厂等字眼,也从记忆中竞相泛起。当年,这位洋务派代表人物,试图凭一己之力,挽救大清于水火,虽然最终没有实现,但还是给萎靡不振的清政府打了一支强心针。为此,他与曾国藩、李鸿章、左宗棠并并称为晚清“四大名臣”。毛泽东也曾经给予他极高的评价,认为他为民族重工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。
张之洞出生在1837年,鸦片战争战败时,他真是20多岁的年纪。列强咄咄逼人的态势,让他开始思考国富民强的道路。面对国富民强的现实,国内有两种倾向:一种认为应该全盘西化,照抄西方文化,他们认为中国之衰败,就在于陈腐的传统文化;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坚守传统,中国的沉沦,不是传统文化的错,相反,正是失去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缘故。针对这种情况,张之洞提出了“中学为体、西方为用” 的观点。他认为,欲振兴国力,必须以中华文化为基石,同时接受西方的优秀元素。平心而论,这个融合东西的观点,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。西方的“用”进入中国,的确需要一个接受的主体。但是这个主体究竟是中国文化,还是中国制度,张之洞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说明。如果主体是指中国文化,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;如果是指中国的封建制度,那么在僵死的制度下,引进任何西方的东西都无济于事。可悲的是,不管张之洞本人的思想是什么,世人都把这个主体理解成了中国的制度。从而,稍稍有了一点改革之风的洋务运动,最终以几次与列强的战败而告终。
但是即使如此,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位伟人的作用。在当时封闭思想占统治地位,闭关锁国让国人坐井观天,能够看到西方社会的进步,给国人带来一律希望的曙光,这已经十分不容易了,我们不能对古人责备求全。“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”,思想的解放,原本不是一蹴而就的。何况,张之洞的许多见解,仍有我们今人并不能企及的地方。他的廉洁自律,他的克己勤奋,他的睿智机敏、以及他的不甘沉沦精神,强烈的报国愿望,都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地方。
张之洞主要活动地点是在南方,他在湖南、湖北、江苏等地,先后兴建了不少学堂,这些学堂就是今天南京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华中农业大学等名校的前身。同时兴办的还有煤矿、炼铁厂、造船厂、造纸厂等,我们下榻的宾馆所在地就是他创办的湖北炼铁厂的旧址。在宾馆的墙上,还刻着他当年的豪言壮语,希望将这个炼铁厂建成亚洲最大的炼铁厂。抗战时期,国共双方军队用的“汉阳造”,就是他当年创办的兵工厂改建而来的。今天,捍卫祖国大洋的常规潜艇也是在他创办的造船厂基础上建造的。谁也没想到,当年的老工厂,依然忠实地履行着保卫祖国的职能,依然能够创造出无比丰富的价值!
张之洞的晚年是在河北南皮老家度过的。他78岁生日那天,慈禧太后赐给他3000两银子,用以表彰他对皇帝的一篇赤心。但他未将一两银子装进自己腰包,而是全部捐出来,在家乡建立了一个西式学堂,这就是今天的南皮中学。
虽然只在这里逗留了十几分钟,但我们似乎走过了一段曲折坎坷的近代史。这位改革运动的先驱,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思考和启发。如果历史能够重来,如果张之洞能够活到今天,他该怎样去看待当年的那段历史,怎样去看待他自己提出的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的思想呢?
从宾馆出来,脚步十分沉重。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奔涌而来,直到心头:前人未能完成的伟业,落到我们的肩上,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,怎样去承担呢!
太阳出来了,非常得灿烂!